韩剧网-最新韩剧资讯网


杨利伟个人介绍:中国飞天第一人,濒死26秒返回地球,辉煌背后有泪有痛!

 

杨利伟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他飞入太空的经历和文章都被选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课文的题目为《太空一日》。他是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也是将永远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人。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时23分的太空飞行后,在内蒙古中部返回着陆。

 

2010年杨利伟写了自传《天地九重》被选入的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太空一日》也正是节选自该书。书里写到了他登上太空前升空过程经历共振的濒死26秒,也写到了他在太空中所见的奇景、神秘的敲击声和惊心动魄的返航。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如今也是一名航天工作人员,两人育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早夭的女儿,两人结婚30年了,他们有过怎样的泪与痛的风雨岁月?

一、

杨利伟,1965年6月21日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的一个教师家庭,家里一共有3个孩子,他排行老二。

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都曾是绥中镇第三初级中学的教师,姐姐杨利军比他大4岁,弟弟杨俊伟比他小7岁。

 

小时候的杨利伟就有着一股儿韧劲,从小就是大家口中的好孩子。在学校学习时,杨利伟特别朴实,正义感也很强。

他的小学老师说:

“同学们发生纠纷,都是由他出面调解,因为杨利伟在同学中威信很高。”

生活上,杨利伟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从不乱花钱。有一年夏天,上小学时,他到爸爸的单位,得到一角钱买雪糕。然而,他只买了一个雪糕,将剩下的5分钱攥在手里,并交给了妈妈。

那是一个最美好的年代,有一次杨利伟和发小陈绥新一起去邻村看电影,那天放的是老电影《林则徐》。

 

看完之后,杨利伟大受触动,和发小手拉手走夜路回家的途中。他的手在颤抖,情绪十分激动,发小问他怎么了?

他说:

“长大后我一定要参军,只有参军才能保卫祖国,让国家富强!”

杨利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初三时的一天,杨利伟放学回家后,手里拿着一些卷子,进了自己的屋子后就再没出来,家里人以为出了什么事。

经过再三追问,才知道他在几何考试时,有一道难题没答上来,少得12分。

当晚,他连晚饭没吃,躲在屋里做那道难题,最后终于做了出来。当时他十分高兴,还在试卷旁边写下了一句这样的心得:

“攻克难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从小到大,杨利伟从来没有计较过吃穿,衣着也十分朴素,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1981年7月,杨利伟进入绥中县第二高中就读。

在学校里,杨利伟的成绩虽然不是最拔尖的,但是他的理科成绩一直十分优秀。那时候他的爱好游泳、滑冰以及田径项目,也为他日后成为万中选一的宇航员打好身体基础。

 

1983年6月,18岁的杨利伟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飞行基础学校在吉林长春接受了飞行基础学习。

1984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学习,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兰州空军,杨利伟参军后每4年一次回来探亲,都是一身军装。

二、

1989年的元旦,杨利伟从青岛疗养后回到了老家辽宁探亲,当时已经24岁的他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母亲的一位同事介绍了当地一位中学女老师给他认识,这位女老师便是杨利伟后来的妻子张玉梅。

两人认识后异地谈了一年,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富强贡献着自己的青春。

 

1990年12月,两人在老家登记结婚,后来张玉梅也跟着丈夫调到了西安工作,一直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岗位。

航天,这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直是处于落后的一个局面,但落后不代表我们追不上!

1996年夏天,杨利伟接到了通知去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结果出来之后他成功通过了初选。

没多久,空军总医院就通知他去参加临床体检,单位特意留足了时间给他准备,争取通过复检。

杨利伟提前了3天时间到总医院,护士见他来的那么早跟他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

当时初选入围的一共有800多名,经过了层层选拔和训练之后杨利伟才成功入选。

 

1998年1月,经过为期两年的训练层层选拔之后,当时33岁已经是空军少校,拥有超过1350小时飞行经历的杨利伟成为了中国首批航天员。

那一批航天员一共有14人,最后被确定选中乘坐“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的就是杨利伟。

他在空军的战友对他的评价是:身体好、爱钻研、肯奉献、协同意识强。

进入太空前,杨利伟最后一次回家探亲是在2001年的春节,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回家他依旧是一身军装。

 

对于自己的工作,他对家中老人提及不多,不管是父母还是姐姐弟弟都对他的完全相信。

因为杨利伟的背后就是国家!

经过5年多的训练,杨利伟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2003年,38岁的杨利伟带着当时13亿国人的航天梦一飞冲天,成为了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当时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评价他说:

“杨利伟头脑冷静,有着过人的心理素质。”

 

当时执行航天任务的杨利伟并没有过多的告诉家人自己被选中成为首位载人航天员,所以他的家人是和所有国人一起知道这个消息的。

记者也去到了他家里采访,比杨利伟大4岁的姐姐杨利军当时十分激动地说:

“昨天晚上,我与在北京的妈妈通电话,她还不知道杨利伟被选中;我也是刚刚知道弟弟被选中乘坐"神舟五号"遨游太空的。我国现代航空科技十分发达,发射前又反复进行测算、调试,弟弟也经过了5年多的宇航训练,所以,我不替弟弟担心,盼望他顺利完成宇航任务,按期返回地面,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与亲人团聚。”

三、

在经历长达21小时23分的太空遨游后,杨利伟于2003年 10月16日6时23分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着陆。

随和他的成功返航,全世界都为之瞩目,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杨利伟说:

“我无法承担这样的褒奖,因为我是代表祖国和人民出征!”

 

“3、2、1......点火!”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飞船腾空而起。

在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他开始感觉是良好的,因为一切都是他训练过的感觉,但很快他就遇到了麻烦。

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随着火箭的速度提高,火箭开始剧烈抖动,舱内的杨利伟跟着火箭抖动的频率也在共振。

“难以承受的痛苦,感觉五脏六腑都要碎了。”杨利伟说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后来他返航之后,把自己的感受详细的描述给了科研人员,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找到了问题改进了工艺,之后的航天员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杨利伟,是一位令人仰慕的航天员,生活中是一个普通人,拥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包括父母、妻子张玉梅和儿子。

他也是特殊的,怀揣着13亿中国人挑战太空的雄心壮志和飞天梦想。

作为航天员,他展现出东北硬汉的顽强作风和阳刚之美。在工作和训练中,他彰显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着太空探索的挑战。

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也展现出鲜为人知的侠骨柔情。他的成功和辉煌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泪与痛。

 

婚后,杨利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他所在的部队多次调动,从大西北到大西南,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发生过巨大变化。

然而,妻子张玉梅始终没有抱怨过一句,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张玉梅最初对于飞行员这个职业并不了解,慢慢地她才意识到飞行员职业的背后更多的是危险。她深知丈夫的责任重大,但她的支持从未动摇。

在她眼中,杨利伟是一位员福将,在他所在的任何部队都没有发生过事故。

四、

杨利伟在工作中是一位猛将,常常不能顾及家庭。

张玉梅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1995年两人的儿子出生,她也从未耽误过丈夫的工作。

在杨利伟和张玉梅的婚姻生活中,曾有一段艰难的时光。在儿子出生之前,他们有过一个女儿,可是在2岁时,小天使却突发重病,令整个家庭陷入了无比的悲痛。

 

当时正值杨利伟事业上的繁忙时期,他全身心投入到航天事业中,为国家的太空梦奋斗着。而这个时候,年仅2岁的女儿却突然罹患了重病。面对孩子的病痛,张玉梅一人承受着无法言喻的沉重负担。

尽管杨利伟努力分担家庭责任,但他的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在这段时期,张玉梅则用全部的精力和关爱守护着女儿。她陪伴在孩子身边,不离不弃,为了女儿的康复,她甚至放下了自己的一切。

命运弄人,尽管张玉梅倾尽全力,女儿最终还是未能战胜疾病,夭折在2岁的年纪。这场痛苦的失落,成为了两人婚姻生活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一道伤痕。

 

在儿子出生后,杨利伟对家庭的关爱变得更加细腻。他明白人生的无常,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人。

2001年,妻子张玉梅得了严重的肾病,经常会腰痛。但是杨利伟训练十分紧张,家里还有一个刚刚5岁的儿子需要照顾。

张玉梅就一直苦苦坚持着,拖了大半年都没有去医院检查,知道尿血才慌忙去到医院检查治疗。

手术完的第二天,杨利伟接到通知要去吉林接受飞行训练,因为训练是一次性的,请假也就意味着无法补课将永远失去这次训练的机会。

 

那一晚,守在病床前的他心里充满了苦楚和艰难的抉择。

妻子张玉梅哪里不知道丈夫的心思,她装作十分轻松的样子对他说:

“利伟,你去参加训练吧,我在这里可以照顾好自己的!”

对于杨利伟来说,妻子和孩子那一边他心里总是有几分歉疚的。

杨利伟深知妻子的辛苦,每当回到家,不管有多辛苦多疲倦,他都努力将最多的快乐带给家人。

 

杨利伟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妻子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我们铭记他的辉煌时,也不能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普通工作人员。

航天事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千百名科学家的智慧和努力,他们默默地投入在实验室和研究中,为太空探索的前行贡献了无数心血。他们可能没有像杨利伟一样名噪一时、流芳百世,但他们的贡献同样是航天事业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

2023年11月,马斯克的“星舰”又一次在试飞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一时间国内外都十分关注。

 

舆论纷纷关注此事,在这样的时刻,有人不择手段翻出了杨利伟对于马斯克的评价,断章取义博取流量。一味的吹捧国外的先进技术,否定我们自己的成绩。

 

这段评价是杨利伟在几年前马斯克将4位非职业航天员送上空间站时,对他和他的航天公司说的一个客观评价。

原话是这样的:

“这个马斯克是很传奇的一个人物,在我们这个领域或者是在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目前呢他的猎鹰系列火箭无论是从运载能力还是回收,应该说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和我们的不一样,可以说比我们先进。”

 

他是客观的承认马斯克的运载能力和回收比我们先进,但中国航天的理念和马斯克并不一致,不能断章取义来否地中国航天。

尤其是面对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来说,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亏欠自己的小家,始终将祖国的航天梦放在心头,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继续努力着。

他的坚守和付出,不应被个别人的断章取义所淡化。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中,杨利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奋斗与拼搏成为了航天事业的骄傲。在这广袤星空中,还有无数无名英雄默默为国家事业奉献,为梦想坚守。

那些背井离乡的科学家,他们在实验室中默默探索,将智慧和汗水浇灌在国家的航天梦上。他们或许没有杨利伟那样的光芒四射,但他们的付出同样闪烁着坚定的星辰。

 

这是一支无名的英雄队伍,在他们的坚守和努力下,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创下辉煌。以科学的智慧和敬业的精神,为国家的科技崛起贡献了心血与青春。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星光璀璨之际,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些无名英雄,为他们的默默付出点赞,因为正是有了这群默默无闻的奋斗者,中国航天才能在星空中绽放出如此绚烂的光芒......

此文由 韩剧网-最新韩剧资讯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投稿 » 杨利伟个人介绍:中国飞天第一人,濒死26秒返回地球,辉煌背后有泪有痛!

()
分享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